新莊區昌平國小張信務校長

      面對知識經濟全球化、少子化、專業化、民主化的趨勢,教育品質提升觀念的抬頭,教師工作將面臨挑戰,教育學者D.E.Beady在「開發中國家的教育品質」一書提到「沒有好的老師,就沒有好的教育」,而「高素質的教育,來自高素質的老師」。因此,要提升學生之學習成效,推動學校本位教師專業發展已是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

     教育改革的成敗,有賴於老師的作為和思考,尤其是教師的專業素養與教學表現。學校職場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場域,因此,以學校為本位的教師專業發展,成為最直接、最有效的改革方式。其重要性可從以下幾方面來看:

(一)增進教師專業成長動力:拓展教師視野,透過同儕動力,使教師以更積極態度學習。

(二)有利於建立教師專業社群:透過行政及同儕團隊合作,打破教師孤立狀態。

(三)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發展:高中以下教師之聘任,於各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查通過後由校長聘任之,此舉符合法令賦予學校本位管理趨勢。

(四)有效檢視教學成效:學校本位提供及時的回饋建議,能協助教師檢視教學成效。

(五)協助教師改善教學:透過觀察、分析、輔導與改進的循環歷程,能協助教師改進教學行為,提升教學的效能。

(六)提升教師專業自主能力:提供更多機會擬定、執行及評鑑課程與教學計畫。

(七)提升教師教學品質:協助教師增益教學效能,能提高學生學習成就。

     所謂「學校本位」之專業發展係以學校校長、主任、績優教學教師為主體的教學發展架構,並透過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及學習領域課程小組與同儕教師的合作,進行課程發展、提供教師教學改進策略、協助教師專業成長,並帶領教師合作從事行動研究,期能達成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的目的。

     推動學校本位的教師專業發展,不管是在現代教育潮流或實際需求,都有其必要性,學校教育現場要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升行政與教學效能方面,有多元的策略模式可據以推動:

 (一)自我發展策略

     積極培養教師專業省思能力、投入自我閱讀、建立教學檔案、獲取網路資訊、進行行動研究。其具體策略有:

1.形塑學校成為學習型的組織文化。

2.建構學校課程與教學發展與評鑑之機制。

3.鼓勵教師參與校內外各種進修與研習,增進教師教學專業能力。

4.強化教學視導,鼓勵敎師創新教學。

 (二)互動成長策略

      強化教師群組分享經驗、參加教學成長團體、加入教師專業組織、參與專業成長工作坊、投入網路互動式討論。其具體策略有:

1.建構學校各年級、領域改進教學之學習社群。

2.推動「產出型工作坊」,加強學校本位課程之發展。

3.鼓勵教師參與各種評鑑與競賽,營造優質的教師專業社群。

4.提倡教學研究與教學觀摩,強化教師班級經營能力。

 (三)情境學習策略

  建構教學實境練習、親臨體驗學習、擔任教學活動觀摩、參與臨床視導、進行個案研究。其具體策略有:

1.成立圓桌論壇,採行雙圈學習模式,不斷自我超越。

2.組織行動團隊、工作坊、品管圈,形成合作夥伴。

3.進行區域校際策略聯盟之敎師專業發展模式之建立。

(四)多元扎根策略

    就扎根理論而言,可以多元式策略推動,如鼓勵教師參加學校本位研習活動、學術研討會、校外專業研習活動、進行協同式研究發展、參與學位或學分進修。其具體策略有:

1.鼓勵教師成立讀書會,進行發表、對話、深度匯談。

2.成立課程與教學研究團隊,型塑標竿學習團隊。

3.鼓勵教師參加網路知識分享平台,進行敎師專業發展隔空學習之進修研習。

  (五)循環回饋策略

       教師專業成長可透過PDCA模式,以教師同儕之專業互動,建立專家與生手教師的學習社群,循序漸進,增進彼此的專業成長:

1. 進行教室系統的觀察或是錄影內容的觀察後,安排討論、回饋與意見交換,以協助教師教學反省,建構同儕學習的校園文化。

2. 透過觀察、分析、輔導與改進的循環歷程,協助教師改進教學行為,提升教學的效能。

3. 在學年度結束前提出該年度教學視導實施情形的檢討與建議。

      總之,教師專業成長是教學品質的保證,而以學校為本位的推動模式則是專業成長的重要機制。教師面對專業的新時代,與多元社會的挑戰,應積極推動學校本位之教師專業發展,以提昇教師專業能力,讓教師擁有「新觀念、新能力、新熱忱、新專業」,提升專業形象,增進教育效能,達成教育之目標。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教師專業發展
    全站熱搜

    jou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