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1 打開衣櫃通往,奈尼亞 

n質性研究需努力達成的目標

  1. 使原來沒有被注意到的事情注意到
  2. 使原來已經被注意到的東西重新被認識與省思
  3. 透過故事、語言、文字「使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Makin invisible things visible)

 

n質性研究

  1. 必須好奇,必須於不疑處有疑
  2. 要先產生一個深刻的問題
  3. 通常需用「個案」來呈現
  4. 質性研究就是「哲、文、史」

(1)「哲」:必須告訴其他研究者,我們是用哪一種「角度」、什麼樣的「思維」假設、什麼樣的「哲學觀」來分析這件事

(2)「文」:

a.用文字陳述、詮釋,分析現象背後的規則或邏輯

b.在何特定的時空背景下,某些人所產生的互動的事件

c.必須透過某一個特定的「角度」重新「詮釋」問題,「以文敘理」

(3)「史」:找到問題在「歷史」中的定位 

 

Ch2 深度思考的DNA 

n 辯證

  1. 辯證是一種思考邏輯,讓你不斷審視自己對事物理解的假設,挑戰既有的偏見與似是而非的既定知識
  2. 辯證時會交互運用歸納與演繹邏輯,但更重要的事利用「正、反、合」三個互動過程來強化我們對社會現象的瞭解,透視可能會欺瞞我們的假象
  3. 「合」不是將正反相加除以二,而是要「超脫」

 

n當你有所疑時,觀察、問一些問題,換一個「角度」,再重新觀察現象,並問更多的問題

 

Ch3 思維的來處

 

nKuhn 科學革命論

 

n哲學:本體論、認識論與方法論

  1. 本體論:瞭解「什麼真的?」
  2. 認識論:如何定義知識?(從哪裡取得知識?形成知識?)
  3. 方法論:如何使用?

 

n實證主義(positivism):凡事都要可以被證明

  1. 本體論:規律、法則
  2. 認識論:客觀、理性
  3. 方法論:由不斷地觀察、測量中找尋因果關係與規律

 

n詮釋主義:不能證明,只能說明

  1. 本體論:

(1)「真」的意義是由人與人、社群予社群間互動的過程中建構出來的,他無法被客觀的測量,只能由人與人之間相互傳達的意涵來決定

(2)沒有絕對的客觀或理性,社會現象是由一群主觀的人互動產生的結果

  1. 知識論:

(1)知識是建立在人與人互動的社會化過程中:研究者必須深入人們每日的生活與作息,甚至潛入人們所處的社會情境中,瞭解人們所用的語氣,體察人們在互動中所產生的結果(情緒與心理反應)

(2)深入瞭解「人「,才是真正的知識

  1. 方法論:用「個案研究」,以細膩的手法去記錄事情的本質與情節的脈絡

 

n批判主義::要批判他們所深處的社會情境中,到底有贖麼無形的意識型態控制

q隱晦結構

q底層機制

 

n量化VS質性

q對社會現象的認知、對「嚴謹」的定義、對最後研究成果的期待與研究者對自我期許的設定不同不同

  

Ch4鑑定研究的優劣

n評判質性研究的原則及作法( Klein & Myers,1999)

  1.  擁抱詮釋學傳統

(1)字意

(2)字組合順序所呈現的意涵

(3)字裡行間透露出什麼隱形的訊息

(4)這句話是什麼人在什麼文化、情境下說出來的

 

  1.  凸顯情境的影響力

(1)情境是動態的

(2)把所研究的人事物與所發生的組織、社會、歷史情境放在一起觀察

 

  1.  說明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之間的互動

(1)如何和受訪者互動?

(2)如何解決交互主觀的問題(是否被受訪者牽著鼻子走?抑或受到自己先入為主的假設所蒙蔽)?

 

  1.  說明分析角度和推理方式

(1)質性研究的重點不在驗證,而是在「說明」研究者在探索的過程中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理論視角」(theoretical perspective)

(2)讓讀者瞭解如何透過此一視角讓看不見的現象被看見

 

  1. 辯證式推理方法

(1)研究者需不斷與自己對話、與理論對話、與資料對話

 (2)讓所選的理論與田野資料有效的「對話」

 

  1. 多方的詮釋

(1)要考量到多方的意見與想法,了解受訪者之間為什麼會對問題有不同的解釋?

(2)目的在於不斷地修正研究者對問題原有的假設與認知,從中找最適合的角度來分析個案 

 

  1. 於不疑處有疑:跳出資料之外,分析如何透視現象

(1)看穿被蒙蔽的社會現象,分析現象背後的意義

(2)呈現問題背後最底層的運作機制

 

n判斷質性研究優劣的標準:真實度、合理度與批判度

  1. 真實度

(1)文章須具可讀性,文章的流暢度需行雲如流水

(2)說明研究的情境

(3)說明與受訪者之間的關係

(4)說明以何理論視角來觀察問題

(5)要證明你到過現場,能將現象栩栩如生地勾畫出來

 

  1. 合理度

(1) 提出一個合理的交代

(2) 一個好的質性個案要能順「理」成章

(3) 提供多方的詮釋,使讀者瞭解到以前沒有注意到的問題

(4) 使資料與理論互相對談,並與現有完整比較,藉以說明你的新創見

  1. 批判度

(1)使人看見深層意涵

(2)必須要夠過個案中的情節,挑戰習以為常的觀念,邀請讀者共同省思既有的成見,質疑現有文獻中存在的假設(挑戰讀者原本的偏見與假設)

  

Ch5專業陌生人

n田野調查

1.田野派始祖:Bronislaw Malinowski

2.Anselm Strauss:「唯有在現場,看著事件實際的發生狀態,我們才能深刻瞭解組織的全貌,以及組織變革將如何發展」=「春江水暖鴨先知」

3.Robert Park:「知道現象是一回事,但熟悉現象又是另一回事」

→田野調查的重點是在挖資料,將故事重播於讀者眼前

 

 

n也許學習質性研究最好的方法就是少看點方法論,先跳下去再說

n人與人之間永遠純在錯綜複雜的關係,想要超然的觀察是不太可能的。唯有跳進去,有限度的去感受現象,才能夠對於問題有深刻的瞭解

q 學生被邀求必須「親身」參與浸淫在該文化中,才能完成田野調查,撰寫論文也才會鏗鏘有力

q 人類學與社會學的作品強調的是要去現場,要有「春鴨水暖鴨先知」的體會,才算得上是嚴謹的科學

(1)人類學作品強調感性的參與人群,呈現優雅與挑釁兩種截然不同的寫作風格

(2)社會學作品較像記者風格,呈現如政經、公共事務般評論的文體

 

n資料蒐集、解讀

1.研究者田野調查的任務就是要問對的問題,透過與受否訪者的互動逐漸呈現真相;但是

(1)「人心」難測,因為受訪者很難告訴你「真相」

(2)蒐集到的資料都是對的,但是故事卻乏善可陳,所堆砌出來的事件也只是「句句都對,但段段無意義」

2.現場蒐集到的資料可以分為三種

(1)presentational data:受訪者告訴你,他對某件事的看法,主觀性較強

(2)operational data:研究者可以透過受訪者的活動而觀察到的資訊

(3)interpretation data:受訪者說明他的看法時所給的解釋

  →此三種資料的關係像波洋蔥一樣,需一層層撥開後,研究者方能打開受訪者的心門,探索趨近事實的「真相」

 

3.採訪技巧

q 一般而言,交淺是不會言深的,更何況質性研究的話題大多較為敏感

q 採訪部可能完全順利,往往要「跟著感覺走」

q 要錄音需先徵得受訪者同意

q 有時候田野調查需靠運氣才能使研究順利殺青,使真相浮現

q 要忠實地把所見所聞記錄下來

 

n分析田野資料

q 要永遠問自己:

(1)我從這個個案裡學到了什麼?

(2)這個個案與前幾個個案有何不同?

(3)把自己的一些揣測和聽到的名人逸事全部紀錄下來。

 

 

q 別輕視「八卦消息」

 →這一堆厚厚的描述,也就成為了資料分析的基礎

 

nTriangulation

q 三角檢定法就是利用不同來源的資料去分析資料的可信度

q 基本問題:who, when, what(事), where, what(物), how, why, how many

q “If you want the truth, follow the lies.”

 

n專業倫理問題

q 即便公司高層要你透露的員工說了些什麼,身為研究者的你也必須要學會巧妙的迴避,不要辜負了受訪者對你信任

q 研究者最好採取一概保密原則,所有資訊的流通也只限定於你和受訪者之間

 

CH6以故事讓你看見

v   個案研究的目的是讓觀眾「看見」戲情,也希望讓觀眾「看見」自己在社會人生中真正的角色

 

v   構念(construct)重要,還是故事(story)重要?

n 構念:紮根理論:較偏重以實證哲學的基礎來分析質性資料

n 故事:內容編碼:主張以詮釋學為基礎,透過人文的角度來凸顯故事的張力

 

v   找變數的個案研究(Eisenhardt, 1989)

1.側重「測量與分析」

2.建議學者要選「四到十件」個案,透過既有文獻,整理出「構念」,利用構念來分析個案資料,然後在由此基礎建構出理論

3.個案研究法八大步驟:

(1)行動前的準備 

(2)選擇個案

(3)定義資料蒐集規範

(4)進入現場(田野調查)

(5)分析資料

(6)形成假說 

(7)擁抱文獻

(8)結束研究

 

v   講故事的個案研究(Dyer & Wilkins, 1991)

1.研究者應該把焦點放在「一個」「深入」的個案

2.個案研究的最終目的應該是對社會情境做最詳盡的描述,勾勒出情境所發生的背景欲問題的全貌,讓我們可以看到社會現象中的「深層結構」

 

ë爭論的誤解

1.認識論

2.對質性資料的定義

 

v   推論

1.量化研究強調直接轉移式的放諸四海皆準

2.質性研究重視「反思轉移式」的放諸四海皆準

(1)需先將創建反芻一番,方能應用到別的社會情境脈絡中

(2)不在立即移轉,而是要「先反思,後移轉」

 

Ch7 好萊塢找創意

v   Elsbach, Kimberly D. & Roderick M Kramer. (2003). Assessing creativity in Hollywood pitch meeting: evidence for a Dual-Process Judgment Model for creativity judgment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6(3): 283-301.

 

v   研究問題

Q1在現實環境中,專家必須掌握什麼線索來研判一個人的創意?

Q2專家如何由實際的情境取得線索來判斷受試者的創意潛力?

 

v   研究取向

A

→使理論精緻化的研究:使一些較抽象或未經詳加修飾的理論能夠透過個案去豐富其詮釋能力

←紮根理論:研究者找不到合適的理論時,靠第一手資料,由無到有開始,建構一個全新的理論?

B

1.以「社會性研判」的角度下手,所以分析時必須找到甄試者與受試者,分析雙方互動的過程,以瞭解創意是如何被評估的

2.編劇當受試者(Pitcher),導演與製作人當甄試者(Catcher)

n 導演通常不會真的看完整本劇本,只會看投手如何投球(或抖包袱)

n 當投手投球(賣點子),而捕手願意接球,代表這位劇作家的創意受到肯定;如果當捕手不願意接投手的球,即作家的創意不受肯定

n 捕手看的是作家是否真的有能力隨狀況修改劇本以符合市場需求

 

v   研究方法

1.五年的田野調查

2.訪談:三十六位受訪者:十七位作家,十三位製作人、六位經紀人(代表作家)

3.觀察:二十八場試鏡會議(五場參與、二十三場當觀察員)

4.參加三位作家在南加大開授的劇本寫作課程(講師全是資深投手與捕手)

 

v   七種人格特質的創意評量:依投手行為特質來斷定

 A高創意作家

1.藝術家

 (1)關在自己的世界,不想浪費時間去處理人際關係;不擅長與人交往

 (2)導演眼中的鬼才

2.故事王

(1)擅長表現自我,個性活潑外向,愛說故事,好舉例用僻,引經據典

 (2)試鏡時常會以一個場景開幕,讓捕手好像看到故事中主角的所聽、所聞、所見,然後娓娓道出故事

 (3)製作人最愛

n不僅可以寫出好劇本,還可以在連續劇進行過程中說學逗唱,使演員及工作人員都可以入戲,達到最佳戲劇效果

 

 B中等創意作家

3.新手

n入行,充滿理想抱負、高創意

n一開口就穿幫,讓捕手知道他們經驗不足;創意往往流於天真,且思考不夠縝密

4.賣藝者

n創意不及藝術家或故事王,但創意潛力高

n能帶動氣氛,有良好溝通能力,會帶捕手「入戲」

5.工匠

n人格特質太匠氣,不有趣;製作人只會把他們當「公僕」,不穢語他們一起午餐或參加私人社交活動

n經驗老道深知劇本寫作規則

n故事多半公式化、且老掉牙

n作品不需用太多拍攝技巧與精心選角就可以致做出來,劇本只要有一點譁眾取寵的效果即可

n當連續劇作不出來時,工匠可以立即拍版定案,讓節目不會中斷

6.生意人

n像來談生意,不是來展示作品捕手一般不認為這類作家是「作家」

n不會一開場就強調他們作品的精采度,而是分析該片場或電視台當時的優劣勢、威脅與機會,然後像生意人一般提出解決方案

n雖然作品不具原創性,卻也常一針見血,對症下藥

n捕手雖然覺得他們的作品不具深刻創意,但也肯定他們的生意腦筋,佩服他們在商務策略上的創意

 C低創意作家

7.大外行

n特質:平庸、缺乏熱情、懶散、語無倫次

n大外行越積極賣點子,捕手就月感受到他們已經黔驢技窮

n點子不是抄來的,就是光說不練

n捕手一旦遇上大外行,通常不會給第二次機會,且這類作家也會馬上臭名昭彰,無法在好萊塢混下去

 

v   兩種關係的創意評量:依投手本身的行為,以及捕手和投手之間所形成的關係,來評定投手的創意特質

n如果捕手在在試鏡過程中,感覺自己被投手的故事所深深吸引,那代表捕手已經肯定投手的創意

n在製片過程中,導演需要與作家緊密的合作,對捕手來說,創意包含的不只是作品,作家本身也是創意的一部份

n投手與捕手能否合作無間也決定了創意能否落實

1.合作型創意關係

n捕手最喜歡的型態,也是肯定投手創意的評量重點

n最高肯定:捕手如在試鏡過程中,感受到自己深深涉入故事情節,且不由自主的參與創意的過程,想將故事編的更有趣,感覺自己的想像力被投手激發了

2.說教型創意關係

n當捕手覺得投手寫故事像在說教,且內容乏善可陳,甚至令人厭煩,則捕手會隨之認定投手創意不足

n捕手往往會覺得自己好像是指導老師,必須指導前來試鏡的投手,於是馬會質疑投手的創意能力

 

v   批判:

n分類、分析均在義理之中,吳精豔之處

n條列式分點過於簡化,且缺乏動態

î     是否有人依情境改變其創意行為

î     此一創意評估有何影響

î     七種人格特質與兩關創意關係型態有沒有關連?

n文章強調的是「創意的過程」,可是文中所引用的例子語舉證都是片斷的資料,只是將捕手與投手的意見歸納,未將他們之間的社會性創意評判過程描繪出來,在真實度與可信度上略有瑕疵

n作者將作品的創意、溝通能力中的創意、商務策略上的創意、創意執行能力以及感染力(表達能力)混在一起,這可能會對創意的評量造成偏見

n本文沒有挑戰既有的假設與想法,其批判度需要加強

î     創意與人格特質真的有絕對的關連嗎?

î     創議會不會事後天養成的?

î     以既有的人格特質來評估創意,會不會有偏頗之處?

î     我們目前對創意的瞭解有什麼問題?

 

CH8 快樂的電子郵件

v   Markus, M. L. (1994). Finding Happy Medium: Explaining the negative effect of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on social life at work. ACM transaction on information systems 26, 6.

 

v   使用電子郵件不僅是科技問題,更是一個溝通問題

 

v   研究問題

Q1人如何使用電子郵件?打算利用電子郵件完成什麼工作?

Q2在人與人的社會化過程中,使用電子郵件可能產生什麼樣的正面或負面效應?

Q3真的有人惡意的使用電子郵件達成負面的結果嗎? 如果真有此事,是如何進    行的?我們該如何預防電子郵件產生的附件作用呢?

 

v   理性意圖論(Rational Actor)

n 理性自利的觀點:科技本身是無罪的,端看使用者的選擇。使用者會自己選擇他們認為是對的(理性的)選擇

n 認為造成電子郵件負面效應的因素並非科技本身,而是人們如何使用這項科技;電子郵件會產生負面的效應,是因為使用者有意造成的

n 電子郵件會產生哪種效應,是使用者可以理性決定的

n 如果使用者可以預期科技的負面效應,公司可以採取因應措施以減少科技的負面效應

 

v   科技決定論(Technology Determinism)

n 「科技就是主宰」的想法

n 假設是:不管使用者樂不樂意接受科技,最後他們還是會臣服於科技的威力

n 科技是禍源,產生負面效應的是因為電子郵件設計的不好,種種問題都該怪罪於科技

 

v   漸衍過程論(perspective of emergent process)

n 科技的運用往往不能單方面決定人的行為會如何改變,或組織如何重整,人也會主動改變科技運用的方式,因而導致與原先期望不同的後果

n 科技的運用常會有很多意外情況產生。這些意外情況並非單單由科技或由人決定的,而是經過科技與人的互動後才會衍生出來的。因此,科技運用的結果往往不在預期中

 

CH10知往可以鑑來:歷程分析法 

 

v 定義

n 歷程分析法(Process analysis)[1] 則是將個案透過時光的回溯或前推,透過長時間的歷史過程觀察現象的演變與發展,將事件有條理的分析歸納,找出事件之間的關連,然後整理出其中的脈絡。接著在針對研究問題予以詮釋,找出行為模式以建構理論。

 

←個案研究是在某一個空時點,在定格的時間點中觀察現象,萃取對案例的真知灼見。

 

v 特性

n 在不同的時空點裡看同一件事情,可能會觀察到不同的問題,產生不同的價值判斷

î  觀察一件事的長短,將決定對一個現象認識的深淺

 

n 由歷史過程來進行研究也牽涉到「相對觀點」的問題,研究者所選擇的時空點,常會影響觀察的角度,決定「真相」是如何被詮釋的(真相是時間的女兒)。

 

v 優點

n 透過歷史可知過去的事件如何逐漸累積,而演化成今日的問題;透過深入瞭解問題過去的演變,方能瞭解問題的本質。

n 分析歷史的過程,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觀察過去視線與現在事件跨越時空的關聯,研究者方可詮釋一現象的面貌

  

CH12愛迪生的燈泡

v 創新在社會中出現時,會有兩股力量拉扯著:

1. 希望此創新不會背叛既有的社會體系

2. 希望藉由創新改變社會的既有規範,發展出嶄新的社會秩序

 

v 談論創新的幾個角度:

  1. 功能特色
  2. 經濟效益
  3. 社會建構:創新是一社會建構的過程

  

 

v 強力設計(Robust Design):真正強而有力的創新,是使設計的各種細節能夠觸發使用者的新鮮感,但同時不會新鮮到讓使用者難以接受

 

v 愛迪生燈泡傳奇

項目 

當時社會脈絡 

愛迪生 

照明設備 

瓦斯燈

l 1816出現紐約街頭

電力(取代瓦斯照明)

l 1879在羅門實驗室點起第一盞電燈

政府支持態度 

l 1825取代蠟燭,瓦斯產業興起,訂定瓦斯燈相關法令

 

l 不付鋪線費,只繳資產稅

l 申請連鎖執照受阻

Drexel, Morgan & Compan做後台,取得營業執照

l 因應「都市法規定」,申請瓦斯照明公司鋪設地下電力管線

l 付每哩1,000美元的鋪線費(配合水、煤氣、電話、電報埋在地下),及另外繳交3%的營收

輸電技術 

l 輸配電技術不發達,發電廠需建於半英里的半徑範圍

l 瓦斯發電廠建在郊外,再透過管線輸配到都市

l 電力發電技術不發達,發電廠需建於住宅區附近

l 買銅線的資本佔總資本的三分之一

l 經常發生漏電觸電事件

人才供應問題 

l 只有裝防盜鈴的工匠才會將電力管線藏於屋頂上、躲於門縫中

l 說服當地職校開設電力工程課程

l 自己開設職業訓練班

行銷策略 

l 大幅度降價

l 改良技術:(1)石綿蓋住燈罩降低光線閃爍;(2)將瓦斯黃光改為白光;(3)亮度增加六倍

 

 

 

 


l 瓦斯氣度數儀表計價

 

l 愛迪生以發明家的地位在紐約太陽日報上刊登廣告,吸引社會大眾注意

l 結合其它電力產品於電燈系統內,強調電力系統佈線不只能提供電燈照明使用,也能供應電力給其它的電力產品

l 將電子器材外型設計和瓦斯系統雷同,降低消費者抗拒心理

l 將分散式電廠改為集中式電廠→為使各主管機關能夠以瓦斯發電的概念來理解電力發電

l 因電力發電尚無法以電表收費,配合瓦斯發電收費的概念,讓消費者免費使用一年後才開始收費

l 讓出股份,利用「風險與利益」進行遊說,讓瓦斯業者認為轉投資電力系統可分散財務風險,有機會帶來微幅的收入

v 評價:

n 真實度

  1. 二手資料
  2. 對競爭對手資料輕描淡寫
  3. 對社會抗拒的描述甚少

n 合理度

  1. 強力設計為本文辯證重點,但未說明電力照明強力設計形成的過程
  2.  強力設計為本文主要辯證邏輯,但未在資料中顯現

→凸顯強力分析:

(1) 分析創新的強力設計如何與使用者的日常實務結合

(2) 分析在產品中如何融入「入境隨俗」的設計

(3) 這些設計如何結合當時社會的體制,讓使用者與當權派既熟悉又驚奇的採納?

n 批判度

以社會建構的角度分析人性與社會面的內涵來瞭解創新擴散早已行之有年

  

CH14學術這一行

v 個案教學

n 常會以一豐富的個案做為教材,先寫出教學個案,在課堂上試驗一陣子,找到更深刻的主題之後,再將教學個案轉化為研究型個案

n 每一個個案要有一個教學目標:常透過個案中的問題,讓學生深入瞭解某個特定的學術理論或專業知識

 

v 研究型個案

n 需進一步透過個案來分析某一社會現象

n 除了需具備真實度、合理度與批判度之外,研究型個案仍須產現作者對於「辯證邏輯的運用」以及「對社會現象的反思」

  

 

v 學習質性研究

n 體會詮釋行研究的作法

î 五分之一的慧眼與靈性,五分之四的下苦功學,一步步擷取前人的經驗

î 從事質化研究常常需要和自己對話,進行與自己的深度對談,才能在理論與資料中找到洞見:這種自我對話是令所有研究者醉心於質性方法的原因

n 透過質性研究,學者必須走入組織、面對問題,以及人文的角度去觀察組織現象與企業問題。所得研究成果也較容易融入教學之中,協助學生將理論與實務結合。

n 質性研究不只是一種方法、一種工具,更是一項思考修練

î 訓練學生參與質性研究,可補量化研究不足,協助學生養成批判思考的能力,為過於功力的社會注入一些新希望

 

 

v 事件上沒有什麼質性研究,也沒有什麼量化研究。這世界上只有兩種研究:好的研究與不好的研究。

n 好的研究使人看見愚昧與愚昧背後的內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u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