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研究方法 (3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不傳之密

為了證明我與小小歐討論完後也有做功課,所以我也來談談3LL(Three Lesson Learned)背後的教育意義。其實,這是脈絡學派不傳之密。但是,為了證明我沒偷懶,所以我只好透露脈絡學派的練功密笈。

 

話說最近開始有學生好奇的問(抱怨)我,為什麼我動不動、冷不防地就問他們:「你們今天學到哪三個Lessons?」,中文應該是翻譯成「三個心得」。其實,這個詞用中文來說比較傳神。心得,心之所得也。這跟背書不一樣,背書只是把原文硬記下來;心得則是要消化吸收再重新統整。

 

文章標籤

jou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管是看文獻,或是上課後,或是田野調查結束時,我都會要學生準備歸納三個心得。這種訓練簡稱為心得歸納,或叫做Three lessons learned, 3LL。雖然我苦口婆心的說,也每天提醒,但是每當學生被我問到的時候,都是一臉惶恐,看着我不知所措。

 

很多學生的反應是,不知道怎麼樣由一片慌亂的資料中,整理出三個有用的心得。所以這一次我就想來談談怎麼樣歸納。以我的經驗來說,要錯綜複雜的資訊中歸納出心得,基本上可以遵循三個原則。這些原則可以幫助你在聽完研討會之後,馬上整理出自己的心得。

 

原則一:123

文章標籤

jou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備課我突然有個創意的想法,我想分享如何從閱讀一篇文章(paper)轉化、消化並產出一篇文章賞析(review),或者變成自己論文的歷程。於是,我開始回憶並構思整個「轉化(transform)」的過程。最後,我把整個閱讀文獻及轉化的過程分為四個步驟:第一、「閱讀與繪圖」;第二、「敘說與記憶」;第三、「繪圖與敘說」;第四、「敘說與寫作」。一旦我們通過這四個步驟的轉化,我們便可以把一篇「經典文章」變成一篇「論文評論」或成為自己建構「知識體系」的一部份。

以下,我進一步分享這四個步驟。

 

第一步驟:閱讀與繪圖

第一個步驟是「閱讀文獻並繪心智圖」。這是我的閱讀經驗,過去,我閱讀文獻常常「讀後面、忘前面」,完全沒有一個對文獻綜觀的「全景」。自從我會使用「心智圖筆記」時,我開始一邊閱讀文獻、一邊在心智圖記錄。我會把「摘要、緒論、理論觀點、研究方法、研究發現、討論、意涵與結論」發展成一條支線,並繪在心智圖上。

文章標籤

jou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李慶芳,實踐大學國際貿易系副教授。質性研究有六道修煉的關卡,我分享閱讀文獻的經驗,透過與大師對話可以學三件事:掌握理論、學鋪梗、練寫作。文章由實踐大學中文系黃偉菱民整理,國貿系向庭萱校稿。 


「經典」作品即讀者修煉的「知識物件」,格「經典」而「致知」!

文章標籤

jou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情境學習理論最早來自實用主義(Pragmatist);其實,知識一詞並不是絕對的真實與客觀,而是與特定的脈絡息息相關(Dewey 1938; Jame 1963)。實用主義特別強調,知識不只是口語或文字型式,而是能夠實際解決任務上的問題;換言之,行動者便是一位有見識的人(knowledgeable),儘管人們可以解決實務的問題,但卻不一定能夠清楚描述解決問題的行為。 


此外,Polanyi(1958)提出內隱知識的概念,但內隱知識的概念卻普遍被用於與對比顯性知識;然而,我們卻未加以思索內隱知識之內涵。其實,更重要的是一位智者(intelligent actor)能否巧妙將摘要、編碼的理論性知識,調整且運用於在地(local)、非正式化的行為慣例之中;這也就是所謂的會調適(adaptive),將知識又鑲嵌(re-embedded)於新的脈絡中(Contu & Willmott, 2003)。換言之,智者能巧用手邊的物質與社會脈絡,並調適至既有的工作實務上(Tyre & von Hippel, 1997) ;換言之,一旦脫離了脈絡或情境,「知識」根本無法被正確地捕捉與描繪。 

文章標籤

jou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宣稱、流變與關連(The Performative Perspective on Knowledge)

「展演」提醒我們應專助於當下的行動與宣稱,透過關連與行動情境也因而流變! 

我們一直思索著應該用何種角度解讀「知識」這玩意,以協助知識工作者「聰明工作、而不是努力工作」。近期,知識靠著展演而體現(embodied)與浮現(emerge)的論述,也越來越被學者所關注。為何採用「知識是一種展演」的觀點,能協助我們理解「情境學習」呢? 

文章標籤

jou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質性資料的分析究竟該經過什麼樣的歷程呢?這是從事質性研究者很難通過的關卡之一;也是很多人想要知道的技巧。最近,我參與中山大學蔡敦浩老師博士班的文本分析,從討論中有了一些體會;也就是體現(embodied)了一些資料分析的知識與經驗。加上雜事太多、許久沒寫BLOG,一時手癢;於是我動筆將這些「資料分析感覺」寫出來。


這個經驗也提醒我,「資料分析」原來是這麼細致的歷程;它不是機械式、線性的讀、寫、構思,而是讀、寫、構思背後的深度「思維」與「角度」的彈性轉換。也就是看到、並拿掉研究者自己「我執」的修煉,才能開採現象或資料更深層的意義。我從討論中的體會是:

「原來從資料長出概念(constructs)不是這麼容易;它不同於『數字的邏輯』,而是一種『語意的邏輯』;也就是資料分析過程中,我們對於資料不像是1,2,3…這種客觀數字直接的運用;而是從脈絡中推敲、細心思索資料意義的自我對話。」我想,這大概就是解讀資料的歷程。
文章標籤

jou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提問:

如何選擇一個好的畢業論文題目呢?我不知道該寫些什麼,我知道無論選擇什麼樣的題目,自己今後的博士研究及職業生涯都將離不開這個主題。針對我的問題,請問您有任何建議嗎?

中央大學 人文學院 博士生W. R-C

 

回答:

jou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管是作質化研究或是量化研究,總得寫文獻探討的,但在期刊文章中,特別是人文科學的部分,其實很少人直接用 literature review 這個說法,而是用 conceptual framework 和 theoretical framework。conceptual framework 和 theoretical framework 聽起來很像對不對?其實兩者是不同的


所謂的 conceptual frameworkMiles and Huberman (1994) 所說的是 “A conceptual framework explains, either graphically or in narrative form, the main things to be studies – the key factors, constructs or variables – and the presumed relationship among them. Frameworks can be rudimentary (初步發展) or elaborate, theory-driven or commonsensical, descriptive or causal. (p 18)

用中文簡單地說,conceptual framework 所講的是你這個研究中所要探討的因素或概念。舉個例子來說,這篇文章:http://digitalyouth.ischool.berkeley.edu/files/report/digitalyouth-WhitePaper.pdf 的主題是 Living and learning with new media,探討新媒體對生活與學習的影響。這篇文章的四個分析主題是:genres of participation, networked publics, peer- based learning, and new media literacy。這四個主題是分析的要點,所以在 conceptual framework 中就解釋了這四個因素分別指的是什麼

jou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李慶芳,實踐大學國際貿易系助理教授。以知識是一種展演的思維角度(框架),探究「脈絡式學習」,並嘗試發展知識的產生模式。 


敘說產生力量,知識得以展演! 

jou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又忙又累,好一陣子沒有做研究了,幸好上週被塞在路上的時候讀了一點書,學了一些不錯的方法,趕緊來記錄一下:


1.Writing essay

(1)Assume the reader has basic common-sense knowledge but not subject-specific knowledge.

jou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jou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每結束一段討論、校外參觀、訪談,蕭老師幾乎都會要我們來點「3 lesson learned, 3LL」。我一開始覺得講講學到什麼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我以前的職業病還馬上跑出來,心裡暗自驚奇蕭老師在管理課堂上實踐教育理論,增進學習成效。在教學原理中,老師請學生回顧學習內容為評量成效的一種作法。不過當我一次次被老師KO(knock out),收到「common sense」、「這個我們都知道」、「沒有亮點」、「可不可以講一點我們不知道的事情」等評語,我才發現我好像把3LL想得太簡單。
 
可是究竟什麼是3LL,我卻一直抓不到訣竅。我不想把這個問題憋到變成內傷。所以過完寒假之後,我趕緊問學長姐、老師3LL的意義和加強的方法。我得到的答案不是「3LL是想法、資料的淬煉,是種思辯的方式」,就是「3LL需要一直練、一直練」。雖然大家都講得很淺白,每個字我都懂,但是加在一起我卻通通聽不懂,也很難內化為自己的知識體系。一直到不斷redo聯合報校外教學的3LL報告,我才慢慢參透3LL的深蘊。

jou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不論國內外學術界均大力強調研究品質與學術倫理的提升。甚至不少學術審查機構也開始大力掃蕩論文抄襲。有時候不是研究者故意要抄襲,而是沒有人教他們什麼叫做抄襲,什麼叫做研究倫理。

我一直在找可以把學術倫理、論文抄襲剽竊與學術寫作原則講得很好的網站。偶然發現中央的何老師的論文寫作教學網站:
http://sex.ncu.edu.tw/papers/index.htm。何老師的網站整理許多這一類我找尋很久的資訊。

jou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者在養成過程中需要學很多研究方法,學完量化研究方法,還有質化研究方法;學了最流行的方法,還會不斷產生更多更前衛的方法。研究方法好似會減數分裂的怪物,永遠都學不完似的。

大學、碩班在練基本功時,我埋頭學了很多方法(其實是去圖書館硬K很多本研究法的書)。我以前常常學了新的方法就會不知不覺地開始練習使用這些方法,可是卻忽略研究問題本身的脈絡,常發生拿把大牛刀去殺雞的問題。我是一直到了博班,才慢慢開始體會真正的好研究不是用了多麼偉大的研究方法,而是選用了最適切的方法。

因為每個人天分、時間與喜好有所不同,故依照自己的能力與研究問題的脈絡挑選最適切的方法,就是好的研究方法。不過這個好的研究方法可不是去資料庫找幾篇與研究問題相關的paper,找出前人用A方法、B方法,然後就把A方法和B方法加在一起,就會等於一個解決研究問題的好方法。也不是在去找另一個C方法就是所謂的三角檢證。

jou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管是做質性研究或量化研究都需要多閱讀佳作或是大師之作,以下分享以大學為田野的質性研究佳作:

A.學者的觀點看大學
1.傑出學者給年輕學子的67封信
2.傑出女性學者給年輕學子的52封信》

jou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一直redo聯合報的田野筆記。每一版都有每一版的進步與突破,不過要批判地"優雅而不失力道"卻很難做到。

說的總是比寫的、做的容易。

昨天改作業時發現一個大學部的大陸交換生,在評論上展現了相當不錯的功力。同樣的題目由我來寫,我恐怕也無法寫得像他一樣好吧!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我還是會很乖、很服從地寫出政治正確的評論吧!

jou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高等教育整合資料庫
http://www.cher.ed.ntnu.edu.tw/
 
Education in Taiwan(有官方、OECD統計數據)
http://english.moe.gov.tw/lp.asp?CtNode=814&CtUnit=242&BaseDSD=7&mp=2&1=1#tabindex_814

jou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在 PTT 的 PhD 版有一些關於 presentation 技巧的討論。看了這些文章之後,我也想要表達一些我個人對於 presentation 的想法。剛好今年的願望之一,是要多寫 blog,而且要寫多樣性的文章,所以我就決定不在 PTT 上回文,而是在我個人 blog 發表以下的看法。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並且給我建議。

我不敢宣稱自己對 presentation 很有一套。事實上我和大部分人一樣,對於上台還是有一些恐懼。我這篇文章想要強調兩個重點:第一,說服讀者給一個好的 presentation 是重要的,特別是針對想要走 academic research 這個 career 的人來說;第二,僅管我自己仍然不很喜歡上台 present,英文也不是我的母語,我如何在個人能力範圍之內,盡量做到給一個好的演講。

當然,整篇文章只是我的個人想法,我並不是專家。這篇文章只是單純整理並發表自己對 presentation 的想法,如果能夠對別人有一點點幫助,那當然就更好了。

jou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從大學開始有許多機會進入小學進行田野調查。不論我是進行訪談或參與式觀察,師長們不僅要求我紀錄田野資料,亦要我為每次的田野學習寫下反思札記。這學期的田野調查作業將我田野調查的場域從小學拉到大學,關注的對象由小學生、小學老師轉變到大學教授和博士生。我以前做田野調查或是進行反思的時候總習慣以「我是『研究者』」或「我要當『老師』」的角度看待田野中的每件事和學生的學習。我心裡總會有一把尺不斷去評量所有人事物的是非對錯,是否合乎教育理論。但或許是我現在也是博士生,我發覺我在這次的田野裡,我不再是那個拿著尺評斷的研究者,而是成為一個受邀進入田野脈絡,聽田野說故事的人。我日漸厚實的田野學習筆記(簡稱「學記」)也在無形中開始與中國教育思想的經典文章
--〈學記〉中所欲傳達教與學的技巧產生呼應。以下我與大家分享古今對照的「學記」。
 

一、善問與善答

在田野中,我常遇到受訪者提供無關痛癢的資訊。這除了因為受訪者受到所處的環境、身份地位的影響,不得不在行為舉止間呈現「安全」事件或事實以外,主重要的原因其實是我一開始問的就是無關痛癢的問題。關於回答問題的深度,〈學記〉提到「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老師會依據學生提問的深度,給予不同程度的回答。這句讓我理解到為何當我在訪談前對於受訪者或田野有些基本的認識,進而在言談中透露出我對於受訪者生命歷程的同理時,受訪者較容易會藉由我的引導,講出心裡話或慢慢透露出田野中關鍵問題與特殊現象。相反的,當我毫無準備地問表面問題,受訪者當然容易會出現防衛機轉或說些不重要的資訊。

jou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