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李慶芳,實踐大學國際貿易系副教授。質性研究有六道修煉的關卡,我分享閱讀文獻的經驗,透過與大師對話可以學三件事:掌握理論、學鋪梗、練寫作。文章由實踐大學中文系黃偉菱民整理,國貿系向庭萱校稿。 


「經典」作品即讀者修煉的「知識物件」,格「經典」而「致知」!

我從事「質性研究」的學習歷程中,體會研究者必須學習克服「質化修煉的六個關卡」,他們分別是:(1)田野訪談、(2)研究方法、(3)理論脈絡、(4)寫作技能、(5)理論對話、(6)鋪陳技能。一篇質性文章的基本架構是:第一章、緒論;第二章、文獻探討;第三章、研究方法;第四章、研究發現;第五章、討論與意涵與第六章、結論。身為學術研究者在閱讀別人的作品時,不僅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還能從閱讀文獻中學到什麼呢? 

近期,我閱讀大師經典文獻時,試著不要一次從頭讀到尾(指從第一章讀到第六章);而特別關心「第二章文獻探討」與「第四章研究發現」兩個部分。這樣的閱讀方式之目的,其實是我想彌補我的弱點,對於理論的掌握仍不夠紮實。不過,我也意外從要這樣的閱讀經驗,學到下列三件事:掌握「理論脈絡」、「鋪陳」理論的梗、修煉「寫作技能」。我進一步說明之: 

掌握「理論脈絡」 

理論的發展,歷程通常都會有一個趨勢可依循;而大師於經典作品所整理的「文獻探討」,能指出理論脈絡與其可能的盲點。因此,若我們能仔細閱讀第二章,不僅可以迅速掌握「理論脈絡」,還可以學習大師如何點出理論脈絡的「缺口與未來的進展」。所以,當我們閱讀文獻探討時,正是向大師「借腦」,吸取大師的功力。所以,閱讀經典文章可以協助我們修煉第三個關卡:掌握「理論脈絡」。 

換言之,我們能在一篇經典文章的「文獻探討」內容,從中掌握一條思路清晰的理論脈絡。這對於初學者而言,從一篇建構一條理論脈絡是相當關鍵的;其實,每一篇「文獻」都能夠當作建構理論脈絡的起點。我們可以從一篇文章的第二章文獻探討,得知相關理論的脈絡與發展;另外,我們也可以從大師所引用的參考文獻(指文章後面的reference),找到最新、最關鍵、最經典的文章。這些理論脈絡、參考文章可以協助我們建構並掌握理論脈絡,也可以確認自己所探討的理論內容是否有所根據。換言之,可以檢視自己是否看對了文章、與適當的理論對話。 

「鋪陳」理論的梗 

其次,我們可以從閱讀經典文章的文獻探討中,學習大師如何去鋪陳理論的「梗」。通常,大師都會用其創意去整理理論脈絡的發展趨勢,逐漸點出理論的盲點或缺口;因此,除了可以藉助大師掌握理論脈絡外,還必須留意大師如何「鋪梗」。例如:有些學者是以「時間」的梗,去探討「知識轉移」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發展。有些學者則是以「歸納」的手法整理理論的派別;我們也曾用過此方法整理「跨界合作的三個模式」。也有些學者針對一、兩篇「經典著作」之後續發展,與之對話;例如:Baker與Nelson兩位學者,運用bricologe的概念,與Penrose的資源理論進行對話。所以,閱讀經典文章可以協助我們修煉第六個關卡:「鋪陳技能」。 

因此,我們可以學習大師鋪梗的技巧:第一、「時間」技巧:我們可以將理論脈絡依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時間順序探討。第二、「對話」技巧:我們可以找幾篇標把文獻,後深入探討其差異、貢獻,然後點出其不足之處。 

第三、「歸納」技巧:我們可以把過去的文獻全部讀完後,再把內容歸納為幾類;例如,Niconlni將「物件」所扮演的角色歸納整理為四類:(1)疆界物件、(2)知識物件、(3)行動物件、(4)基礎建設物件。或者,可以將文獻歸納為內容(content)、過程(process)、脈絡(context)。 

第四、「對立」技巧:我們可以比較兩個主流學派的差異,以說明自己的研究是屬於哪個學派?或者指出這兩個學派的不足,而提出第三個學派;例如:在創業研究裡有兩個主要的學派,分別為創業學派(entreprenership reaesrch)和開創學派(entrepreneuring research)。 

當然,閱讀完文獻後最重要的關鍵是,「本研究和這些理論脈絡」的關聯性;也就是我的研究與這些「梗」的關聯性;以便能和本文的「研究發現」能相呼應。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於第二章中,鋪一個文獻探討的「梗」,帶出第四章的「研究發現」,以填補既有理論的缺口與缺陷。 

修煉寫作技能 

過去,我曾經寫過「讀一篇,忘一篇」這篇部落格,說明若只有輸入(閱讀)沒有輸出(寫評論或賞析),就很難對自己的研究與知識體系有所助益。在我以往的閱讀經驗裡,當我讀完一篇文章後,如果沒有動手寫作,事實上就沒辦法把大師的智慧轉換(transformation)為自己的智慧。所以,當我讀完一篇文章後,就必須把文章所闡述的理論,重新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這也可以練習自己的解讀能力。所以,閱讀經典文章可以協助我們修煉第四個關卡:「寫作技能」。 

那要怎麼寫閱讀文獻的心得呢?蕭瑞麟教授曾提醒我說,讀完一篇文章後,可以有三個步驟去書寫「文獻探討」:第一、大師怎麼說(He Say):作者說了什麼?當我們閱讀文獻內容後,再摘錄文章的關鍵重點;大部分的博士生所做的文獻摘要便屬於這一種。不過,這還不足以理解,我們必須進一步解讀而進入下一個步驟「我怎麼說?」。第二、我詮釋大師怎麼說(I Say):我們得更進一步吸收文獻內容後,以「自己」的闡述方式,重新以自己的論述,敘述大師作者所要傳達的觀點。最後,我們還得更進一步「反客為主」,進入下一個境界。第三、我的論點是(I argue):我進一步以「主觀」的方式,帶入自己的論述觀點,比照自己和作者觀點之差異,提出更深的理論見解。 

我對「閱讀文獻」的反思 

過去我讀文章、文獻的時候,都會從頭到尾仔細的讀過一遍;但是,常常這樣讀法不僅產生無力感、也是讀後面忘了前面。現在,開始我就比較會有「目的性」的去閱讀;先問問自己「我念這篇文章要幹嘛?」雖然,我還是會從頭到尾先快速「瀏覽」一遍,但是我在進行「理論探討」時,我會特別專注於文獻內容中的第二章的文探討和第四章的研究發現。因為於這兩個章節中,可以增進我的理論基礎,對於理論的掌握度能更深入、更精準。 

現在,當我在閱讀文章的時候,我都會「一邊閱讀、一邊畫心智圖」作記錄;畫心智圖的同時,我就能不斷地練習如何快速掌握文章的「理論脈絡」以及「鋪陳理論技巧」這兩個重點。練習質性關卡的第三關的「理論脈絡」與第六關的鋪陳技能」。 

閱讀完後,我會督促自己寫類似的部落格的文獻整理,我稱之為「與大師對話」。我透過部落格之寫作反省,思索這些文獻內容和自己進行研究的關聯性。一邊看著「心智圖」一邊修煉質性研究的第四關「寫作技能」。 

坦白講,我在寫作的過程裡又再度回到He say, I Say, I argue的思辨練習。因此,關於這些文獻內容的寫作練習的素材,未來可以進一步整合而成為自己的「文獻探討」中。換言之,「借大師的腦」,將大師的文獻內容創意地「轉換」為自己的心得;最後以「自己的方式」闡述,變成「自己文獻探討」的素材。 


參考文獻


Baker, T., & Nelson, R. E. (2005). Creating Something from Nothing: Resource Construction through Entrepreneurial Bricolag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50(3), 329-366. 

Hsiao, R.-L., Tsai, D.-H., & Lee, C.-F. (2012). Collaborative Knowing: The Adaptive Nature of Cross-Boundary Spanning.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49(3), 463-491. 

Nicolini, D., Mengis, J., & Swan, J. (2012).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Objects in Cross-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 23(3), 612-629. 

Pettigrew, A. M. (1990). Longitudinal field research on change: theory and practice. Organization Science, 1(3), 267-292. 

Rindova, V., Barry, D., & Ketchen, J. D. J. (2009). Entrepreneuring as emancip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34(3), 477-491.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文獻探討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uchen 的頭像
    jouchen

    停下來的時候,是為了欣賞人生

    jou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