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姊姊妹妹都有點低潮
一方面是學業
一方面是感情
最近姊姊妹妹都有點低潮
一方面是學業
一方面是感情
It is always a silly thing to give advice, but to give good advice is fatal.
Oscar Wilde
Practice means to perform, over and over again in the face of all obstacles, some act of vision, of faith, of desire. Practice is a means of inviting the perfection desired. - Martha Graham
一位讀者來信問,面對國內博士過多的問題,「你會鼓勵你優秀的學生唸國內或國外的博士班嗎?就算國外名校畢業的博士也可能找不到理想的教職工作怎麼辦?」
我一向鼓勵自己的兒女出國,但是有一個條件:必須是為了打開自己胸襟與眼界而讀書,而不是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唸完博士本來就不一定會找到較好的工作。我甚至經常跟年輕人說:唸完博士以後很可能會更難找到工作,屆時一定要記得:出國是為了開發自己的能力,如果是因此而使得找工作更困難,一定要記得初衷,願意比沒有博士學位的人更努力去屈就找得到的工作,甚至花更多的時間去找到一份不喜歡但過得去的工作。理由等一下馬上就說。
除非妳有出國的好理由(以前的部落格文章裡提過三種),其實我從不鼓勵學生出國(不管妳多聰明),我尤其不鼓勵學生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而出國。台灣的產業界絕大多數不需要有博士學位的人――他們要的是聰明的人,但聰明跟有沒有念博士一點關係都沒有。
千萬別讀文科研究生
湯瑪斯‧本頓 著 吳萬偉 譯
學者常把閱讀視為理所當然的一件事,因為我們從進入小學就開始學習閱讀,往後通常也不會遇到什麼障礙。就像是魚很難注意到自己實際上身處在水這個透明的介質中一樣。
寫作技巧是我們持續學習並且會在學校中被評分的項目,但閱讀不然。當學者或是一般大眾無法了解某些文本時,我們通常會把問題歸咎於背景知識不足,而非閱讀本身出了問題。當有人在閱讀上出現問題,我們通常會用醫學的角度將之解釋為失讀症;這樣的診斷隱含的意義是,閱讀之於一般人理當是正常且自然的。這樣的現象 不只出現在高等教育,事實上,中學以上的學校就不太注重閱讀的機制了,彷彿不論閱讀多複雜的文本都只像是閱讀童書一樣簡單。
中國時報 2011-02-06 【邱天助,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教授】
以前,在學生時代,時常會聽到某些「教育家」、「文學家」、「人類學家」、「歷史學家」或「社會學家」的名號,包括葉石濤、鍾肇政、錢穆、羅光、辛志平、衛惠林、董作賓、傅斯年等等。耳聞他們的真知灼見或感人事蹟,心底每每湧起一股熱泉,並且勉勵自己「有為者亦若是」!
如今,在大學校園沉浸多年,有一天,猛然醒覺,曾幾何時,在台灣,這種「家」的稱號逐漸消失,尤其在人文社會學界,大「家」似乎都不見了。
2007年 中華傳播學會年會 5/6 第二日早上 10點半
專題座談:「教授沒有開的課」—誰來告訴研究生該如何做研究?
子題一:學生研究常遇到的主要困難?如何尋找老師的協助?
子題二:學生階段的研究該如何展開?從如何找到題目開始。
子題三:理論與研究方法如何構連?
子題四:學生做研究的目的與常見的缺點?如何改進?
與談人:王馨儀(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專班)
劉忠博(政大新聞研究所博士生)
陳炳宏(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教授)
羅世宏(中正大學傳播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副教授)
錄音檔下載點:http://www.twango.com/media/uus.public/uus.10003
video視訊版:http://video.google.com/videoplay?docid=-4465289334814052266&hl=en
引自:http://blog.roodo.com/oiviv/archives/3642283.html
林一平教授,是交大的奇杷,也是資工界的奇杷。
他不僅是發表量、發表品質很好的教授,也是一個很有人文素養的學者。林教授當年可是靠著一週畫一幅畫追到現在的師母。最讓我欣賞的是林教授對於交大、社會的人文省思。林教授的部落格http://blog.bs2.to/liny我三不五時偶爾會加減看一下。他之前還常常會上NCTU talk版和學生對話。只是,很多時候林教授在一陣筆戰中傷痕累累。
我的腦海中常常浮現起林教授之前在演講裡說的一個問題:「如果他是你的孩子,你會希望老師這樣教他嗎?」雖他這句話本來是拿來問大學裡的教授,但是這個問句成為我之後當助教、當學姐常常會問自己的一個問題。只是,很多時候我好像不得不鄉愿地忽略好心被雷親的耳語。
研究的路上,我總是踏著急促的腳步,不斷地想要跳躍,想要進步,想要超越。可是我卻不知該放慢速度把基本工作好。
後進者?先進者?沒有誰先,誰後,只有比誰用心,比誰努力。
跳出井底,方知天地蒼窮浩瀚。跨越夏季,乃覺冰寒。遇見大師、優秀的研究者,才懂得自己研究的粗糙幼稚。
結識其他跟你懷抱相同熱情的人,可以讓你知道自己一點也不孤獨,或許有很多人不懂你的熱情,但志同道合的人完全了解。你可能不喜歡他們本身的個性,甚至不喜歡他們的作品,這都非常合理,但也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們共有的熱情獲得彼此的認同。
置身於你的族群裡,你們不僅能盡情討論專業問題,相互激盪創意,切磋專業技巧,還能不忌諱地發表你對某些東西的喜惡。
最近參加國科會所辦的計畫書撰寫座談會,其中聽洪世章老師在談撰寫要點之餘,提到對新進學者(拿到Ph.D年之內)的建言,有些感觸,特別寫出來分享。
C301 = CV ~
洪老師首先介紹表C301,個人資料的填寫。他提到,許多新進學者,常常忽略了這部分的重要性。殊不知,審查者為何要花時間在你身上審核,就決定於此表給他的第一印象。這就是一位學者的CV。
我們團隊專任助理名字叫杰儒,也是部落格版主。我覺得這名字取的真好,畢竟,在學術界發表的目標不就是要由此過程中修練自我,成為杰出的儒者嗎?(「杰」乃「傑」之古字,同義)。
杰儒就是Distinguish Scholar,就是博士生渴望的終極目標。那要如何成為杰儒呢?
我不談那些博士生該如何立志之類的老套,這個問題要回到小威前幾月在網誌上談到他劍橋老師的警世名言。他的老師迪隆教授說博士生(特別是從事質化研究)必須在磨練困境中養成堅忍不拔的精神,如梅花歷寒冬,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不過,雖然我與迪隆教授有同窗之誼,但是我卻有著與他非常不同的教育觀。我認為杰儒不一定是要這樣教育,也可以不用這樣苦熬。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UVA Health System, University of Virginia, Charlottesville, VA 22908, USA
I recently saw an old friend for the first time in many years. We had been Ph.D.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both studying science, although in different areas. She later dropped out of graduate school, went to Harvard Law School and is now a senior lawyer for a major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 At some point, the conversation turned to why she had left graduate school. To my utter astonishment, she said it was because it made her feel stupid. After a couple of years of feeling stupid every day, she was ready to do something else.
I had thought of her as one of the brightest people I knew and her subsequent career supports that view. What she said bothered me. I kept thinking about it; sometime the next day, it hit me. Science makes me feel stupid too. It's just that I've gotten used to it. So used to it, in fact, that I actively seek out new opportunities to feel stupid. I wouldn't know what to do without that feeling. I even think it's supposed to be this way. Let me explain.
轉自PPT PhD版
作者: Colula () 看板: PhD
標題: [心得] PHD : Doctor of "Philosophy"
時間: Mon Apr 20 19:48:55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