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的十大原則:

起點:準備與類化

過程:自動、努力、個性適應、適時指導、社會化

結果:熟練、完整學習、同時學習


十原則的內容及應用:

一、準備原則=引起動機的方法

教師在教學前的準備,如準備教具、了解學生、佈置環境等

學生的準備包含能力、成熟度、訓練和心理的準備等


二、類化原則=根據舊經驗來接受、吸收、融化新事物的心理作用

即新經驗建立在舊經驗基礎上


三、自動原則=學習要積極而非被動;由學生自願及感到需要去做才有效

符合適應兒童的天性,設備環境以達成做中學為目的


四、興趣與努力原則=興趣是行為的動機,努力指行為的堅持,困難的克服,激發成一種意志

學習時需具有兩種心理因素相互刺激,才能持久學習


五、個性適應原則=每個人身心發展不同,具個別差異,教師依據個別差異分別給予不同教育,以啟發個人的才能


六、適時指導原則=教師在明白學生的學習上的困難與問題所在後,適時的從旁加以指點讓學生領悟,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七、社會化原則=即共同參與的原則

運用共同參與的方法,培養學生具有求知、求好的精神和互相尊重、互助合作的態度


八、熟練原則=教學時,使學生對於所學的事物,能真正的學習,並能將所學運用到日常生活,以達成教學目的


九、完整學習原則=把握整體的結構,使以前所學和現在所學能銜接,觀念和行為能聯成一貫,

各科教學應注意聯繫


十、同時學習原則=克柏區所提倡,同時學到有主學習、副學習及附學習

主學習:教學時所要達到的直接學習目的

副學習:與主學習有關的一些思想和觀念

附學習:又稱輔學習,學習時所養成的理想或態度而言,教學的主目的,在於改變學生氣質和行為,實現此目的大部分為附學習的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u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