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備論文
很久沒露出水面了,今天出來透透氣。最近不少碩班學生都在擔心論文。也難怪,每年三月是論文準備的時節。如果你碩二才開始準備論文,應該現在是心急如焚。按理說,碩士論文應該在一進入碩士班時就要展開,歷經一段生澀期,到了二年級才會有倒吃甘蔗的感覺。
但是,要如何準備碩士論文?
身為指導老師與考官,我已經回答此問題不下百次。所以,這次我立定決心,把我的老生常談整理一下,供各位同學參考,以節省大家的摸索期。在準備論文時,最常問的一個問題就是:要多久才能完成碩士論文?這因人而異,但大多分為三類。
第一,想把論文做細緻一點,甚至藉此思考新產品或新事業,也許會規劃一年期的時間,多花一點時間在田野調查上。第二,如果想學習方法論,又不想讓自己太忙碌,通常會考慮八個月的時程,讓自己的壓力不至於太大。第三,若可以短期全力投入者,通常會以六個月為規劃期,在學期間就配合上課來選擇主題,並展開研究。
大多數同學都會希望將口試安排在第二學期,大概五月的第三週和第四週(很理想的狀態),之後預備三到五週來修改論文。
擇題而棲
再來,很多同學也想知道怎麼樣選擇論文主題。選擇題目其實不難,大多數研究生都會挑跟自己公司相關的主題,也有人喜歡跨界去做一些陌生的主題。但是,難就難在題目的設計,這其中牽涉到三個議題。
首先,你要選定主題的背景。你可以選擇電子業、機械業、汽車業、製藥業或服務業。但是,你對所選擇的場域熟悉嗎?你大概需要多少時間才可以弄懂這個場域呢?例如,如果你熟悉媒體業,那麼很快就可以點出,必須要由內容、載體、商業模式下手去分析。如果你不在這個產業,那你可能就要多花一點時間才會了解。
其次,你要確定研究主題背後的專業。在科技管理的領域,涵蓋了創意、創新、創業等主題,也涵蓋了文創、科創、資創三個專業領域。所以,你可能不會選擇財務相關的主題,也可能不會研究廣泛的策略或行銷等主題,因為那些跟科技管理都不太有直接的關係。在科技管理領域的主題很多,由開放式創新、設計思考、使用者行為、科技意會等等都是。論文主題通常在找到指導老師後一起規劃,問題應該不大。
最後,就是選擇研究方法。你可以選擇用單一個案做深入的分析,也可以用跨案分析。你可以用採訪的方式,也可以用焦點團體或則用實地觀察來收集資料。論文進行之後,一定會不斷地調整主題。你無須訝異,更無須歡喜。
一份碩士論文到底要訓練研究生什麼能力?這是很多碩士生常常問到的問題,而且也是最為混淆的問題。碩士論文其實最重要的是訓練學生的歸納、推理、思辯的能力。所以平常研究生要學習閱讀一篇學術論文,練習將文章的精華歸納為三個心得。參加一個專題講座後,一樣也要學習歸納三個心得。做完每次採訪,也歸納三個心得。把這些心得寫下來,會讓你的思路更縝密。推理能力也就與日俱增了。
此外,心得寫多了,論文通常就會慢慢成形。論文應該是有論點的文章,而不是剪貼他人的話語,更不是說一些普通常識,像是走路要靠右邊,或做人要誠懇。平常練習把心得寫下來,慢慢地在寫論文的時候便可以自成一家之言,寫出令人驚嘆的亮點之作。
雕塑論文
接下來,大家最關心的一件事,就是一篇碩士論文應該長什麼樣?在學術界,碩士論文一般分為六個章節(以質性研究為主,量化研究會有點不同)。
緒論
第一章是緒論。這一章說明這篇文章的動機,解釋所要研究的社會現象,簡述當前的做法與想法,還有舖梗。此外,你還要說明研究的目的、預期的成效、簡要說明這篇文章各章節大概會包含那些東西。
緒論就像開幕致詞一樣,要簡單扼要,要吸引別人,又不能告訴讀者太多東西。你必須要告訴讀者這篇論文將要提出什麼樣的新作法或新觀念,對企業可能有什麼幫助。當然,你想提出新想法之前,必須告訴讀者過去有哪些想法。所以,你要接著繼續寫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二章節是文獻回顧,你必須整理過去有哪些學者,提出過哪些看法。在實務上,有哪些著名的企業又曾經做過哪些事。經過你一番爬梳,便可以整理出過去可能還沒有做完善的議題。這樣也才能夠凸顯你提出的看法有何特別之處。這個章要說明,過去的理論提出過哪些解決之道,曾經出現過哪些觀念。
例如,過去的研究強調要將使用者納入創新者體系中,像是成立使用者俱樂部,或是找到領先使用者,或是讓使用者自行開發產品。但是你的研究卻發現,企業可以用某一種特殊的方式,讓使用者融入研發的過程中。那這種「融入」的手法,就是你的主要論述的依據。
第二章要說明你的論述與過去文獻有什麼差異。你的調查是要找出不同的使用者族群,還是分析使用者參與方式,或是調查某種科技如何改變使用者行為。點出這些差異就可以說明你的論文有什麼貢獻,理論的缺口又在哪裡。
研究方法
第三章是研究方法。這一章要交代你做了哪些調查工作,說明如何設計整個研究調查過程。第三章大約分四個部份撰寫。
第一,方法論:說明為什麼會使用質性研究法,採用了哪一類的質性研究法。通常會採用個案來進行質性研究的原因,不外乎就是在探索某種創新的過程,或某種特殊行為。你必須說明為什麼一定要採用某類的質性研究法,而不是量化或實驗型研究法。
第二,案例選擇:你必須要說明選擇案例的原因。你可能會選一個案例深入,或一組案例兩兩相對比。或者,你可以選六個案例來呈現多樣化。你選擇案例的原因必須與理論有關的。以專業的術語來說,你必須要用「理論抽樣」(theoretical sampling)法則。你選擇了某一個案例來分析,應該不會是因為你跟老闆比較熟,或者搜集資料比較方便,因為公司就在你家附近。
這種方便性的理由是比較不科學的。你會選某一公司作為案例研究,一定是因為這家公司的某種做法值得調查。該公司可能有與眾不同之處,或者有高人一等的經驗,或者有獨家的內幕。選擇案例要呼應研究主題,與所選用的理論契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這就叫做理論抽樣。
所以,如果你的研究主題是「開放式創新」,所選擇的案例就必須要有開放式創新的相關證據。例如,這家公司就必須要有一個合作伙伴才能進行開放,而這家公司與夥伴之間必然交換或組合了某種資源,產生一項新產品或新技術。
接著,你要說明案例的背景,像是這家公司有哪些特色,位居什麼樣的產業,主力產品為何,核心能力又是什麼,市場規模有多大,曾經得過哪些專利,曾經研發過那些旗艦型產品,營業表現如何,主要管理團隊有哪些人,組織架構長什麼樣,研發投入的規模與比例多大等。舉凡跟研究主題相關的資訊,都可以在此作一說明。目的是要說明研究動機,一邊讓讀者了解為什麼你挑了某家公司,而不是另一家公司,作為案例研究的基礎。
第三,研究架構與資料收集:你必須說明研究架構,也就是你是依據怎麼樣的邏輯來分析這個案例,又如何有系統地搜集資料與分析證據。這就像在實驗室中,我們會用不同的顯微鏡鏡片來觀察細胞的活動。不同的鏡片所帶來的觀察清晰度自然不同,細膩程度也不同。鏡片的穿透性不同,得到的數據自然也更不同。
研究架構要怎麼樣才能產生呢?通常我們會由既有理論中找到一個合宜的架構,加以修訂或調整,以便用來分析所要調查的問題。研究架構可以用既有的理論來改良,也可以從其他的領域借鏡過來。只不過,研究架構必須點出新的調查內涵,而不是將資料套到研究架構中。
很多學生喜歡將波特的「五力分析」這樣的架構拿來套用,然後將收集到的資料「擠」進去,以為這就是完成論文了。這不完全是正確的。這種指導性的分析架構並不適合做為研究架構。套用已知的理論去整理已知的資料,這只是作業,並不是論文。你只是學習如何使用一項工具,而不是透過一個視角去觀察未知的現象,再從證據中產生一套論述。碩士論文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有「論述」的能力。
下一步就是要說明資料搜集的方式。你要說明資料收集的方法以及在調查中問過那些問題。個案研究很重要的工作就是進行田野調查。研究者必須到企業中搜集跟研究相關的資料。整個過程跟偵探辦案很相似。研究者並不是問一般性的問題,像是該公司都做哪些產品或者主攻那些市場。這些資料網路上都有。你也不是要問「意見性」(opinion)的問題,例如某主管對於該公司成功的看法。搜集資料必須要跟研究架構相契合,不可以讓問題過於發散,或者流於報導性的採訪。
資料收集必須要有理論來驅動,從一個特定的理論角度,用一個嶄新的方式,針對一個特定的課題,收集現場的資料。再次提醒,理論不是用來套用已知的資料,而是要發覺未知的資料。
資料收集的方式有很多種,最常用到的就是面對面的採訪,把問題直接給受訪者,詢問他們對特定議題的看法、見解、做法、成效等。你有時也必須收集次級資料,或者利用歷史資料來佐證。更進一步,你也可以到現場觀察,或者跟著受訪者一天,去了解他們的生活脈絡。資料收集的手法有很多種,但最重要的是,你是否收集到了合適的證據,足以建構你的論證。
第四,資料分析:接下來要交代資料分析的過程。搜集好的資料必須要用研究架構所發展出的分析步驟,以創意的方式呈現證據。你要避免掉進「套套邏輯」,也就是把已知的東西,透過一個簡化的研究架構,重新再說一遍。
研究架構不是公式,將資料套進去即可。研究架構是一種探索的指針,帶領我們去發掘未知的情報。例如,你要用隨創理論(bricolage)來分析一個案例。透過該理論,你整理出必須要分析時機、角色、資源等三個要素。但是,看過幾次資料後,你會發現,這三個要素都牽涉到「轉換」的行為。例如,在制約狀況下,要把時機抓準,才能化危機為轉機,也才能夠隨機應變。角色也要隨時機轉換,才能將弱勢逆轉。資源要交換,才能以小搏大。但是,一個創新者是怎麼找到了轉化的時機呢?這就變成了一個分析的主軸。
資料就是證據,而呈現證據不可以偏概全。所以,你還要呈現三方驗證。例如用不同的來源取得資料,聽聽不同角色如何解讀同一個事件。三方不是只三組不同的人,而是指採取多方資料來源以便提升資料準確性。
研究發現
接下來就進入了第四章。第四章要呈現你的研究發現,目的在呈現案例分析後所得到的亮點。有創意的呈現資料是非常具有挑戰新的。
第一,你要針對企業的背景做一些說明,這和第三章的「案例背景」是不一樣的。這些案例背景並非單純的公司背景簡介,而是要針對論文主題提供必要的資訊。例如,如果這篇論文主題是有關於「創新擴散」,那公司背景中就必須要提到使用者、產品、採納問題、擴散狀況等相關資料。如果這篇論文主題是有關於「動態競爭」,那公司背景中就要提到公司的產業地位、競爭對手、產品態勢、市場對抗狀況等。
第二,交代完的公司背景,接下來便要舖陳研究發現。研究發現必須要與研究架構相搭配。例如你要以「意會」(sensemaking)的理論來分析科技採納問題。那你就必須從意會理論中發展出一套分析的方法,在第二章與第三章要先交代好,然後根據這套分析的方法將資料於本章中遂一呈現,這樣才會有連貫性。
再次提醒,你不是把資料「套」進去,而是透過研究架構來呈現資料,闡述你的觀點。像是,以意會為理論,你可以先呈現科技導入者的思維,特別是強調他們運用科技的偏見,然後再呈現使用者運用科技的想法,以及他們對科技所產生的驚訝與抗拒。最後,你再比較科技導入者以及使用者在想法上的歧見。分析使用者在工作應用上的期望落差,以及在採用策略上的衝突。
研究架構是發展出來的,不是套出來的。
這裏面有一項原則:就是要用「已知來帶領出未知」。如果只是用已知的架構,推導出已知資料,做出已知的結論,那就無法凸顯這篇論文的價值了。要記住,研究發現所帶出的資料一定是要別人不知道的,最好還可以帶給別人一些驚喜。
例如,隨創理論所要呈現的是即興式的資源重組(resource combination),就是分析創業家如何能信手拈來周邊的資源,組合成解決問題的良方。但是,我們一直不知道這些資源是怎麼被建構出來的。所以,如果你將這些「資源建構」(resource construction)的證據呈現出來,並且說明為何一些看似無用的資源,能被轉換成有用的資源,然後被創業家即興的重組。這樣的資源建構過程就是令人驚喜的發現。因為過去的研究都認為,只要創業家能夠隨性的運用周邊的資源,就可以達成隨創的效果了,但是,他們卻未分析,萬一周邊的資源都沒有用,那創業家該怎麼辦呢?將「無用資源化為有用」的過程資料整理出來,便是理論上的一項驚喜。
再提醒一點,你一邊呈現證據時,也要一邊分析這些證據對案例的意義,並且解讀這些資料背後的深層涵意,這就是讓資料跟理論開始對話。用理論去呈現不容易看到的資料,用資料來深化理論的內涵。
討論
第五章是討論。這一章要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要先說明「理論意涵」,也就是說在學理上,這篇論文提出了那些新的概念。例如,論文中增加或者補充那些理論,批判或者否定的那些理論,或者如何提出一套全新的理論。「理論」(Theory)其實就是一種有系統的知識。你必須要說明過去的理論可以從你所整理出的知識學到什麼。
例如,如果你要談的是「開放式創新」,過去的理論大部分都在討論技術專利要怎麼交換,但都比較少談到伙伴要怎麼樣合作,如何引進外部資源。外部資源引進到企業後,要如何配合在地脈絡。內部資源與外部資源相結合之後,有沒有產生綜效。這些都是可以在理論上做出貢獻的地方。
第二部分是企業「實務啟發」,也就是說企業可以如何借鏡這份論文。例如,你分析的是研華科技在面臨強大競爭者的時候如何創新,那麼在這部分你必須要說明研華科技可以從你的案例學到什麼,其他科技業又可以從你的案例學到什麼。擴大一點,當企業面臨劣勢的時候,應該怎麼創新,它們又可以從你的論文得到什麼啟發呢。回答這些問題,就是提出你的實務啟發。
第三部分要點出這個論文的「研究限制以及未來發展」。簡單地說,就是整理一下在這篇中文還有哪些地方沒有做好,未來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像是如何增加資料的真實度,改善推理的過程,或是增加論文的批判度(也就是深度)。如果以後有人想要由你的論文基礎上繼續發展下去,他們可以學到什麼,這些問題都是在這裡必須要說明的。
結論
第六章是結論,很多人都只是寫了一頁就結束了,這是很可惜的。結論跟討論不一樣,前一章「討論」是分析這篇論文所作出的貢獻。「結論」這一章是總結所有的想法,提出一個洞見,而不重複前面所講的,然後畫龍點睛地提出一個雋永的收尾。你可以引經據典,你也可以善用中外文學,旁徵博引,來強調你的主要論點。最主要的就是要向讀者說明,你的論文到底有什麼原創性,而不是人云亦云的代工產品,或者拾人牙慧山寨觀念。
同學,下次來找我討論,請先閱讀本篇攻略喔。仔細看完這篇武功密笈,你就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