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尚書→我國最早之史料 、散文之祖
2.
尚書、禹貢→開後世地理之學
3. 周易→我國最早之哲學書
4. 詩經→為我國韻文之祖、純文學之祖
5. 詩經→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北方文學的代表
6. 六書→中國文字的創造方法
7. 甲骨文→目前所見最早的中國文字
8. 春秋→為編年史之祖
9. 爾雅→我國最早的訓詁之書(字義分類的字書)
10. 論語→語錄體之祖
11. 孟子→南宋光宗刻十三經,將孟子列人經部
12. 荀子→著有王賦篇,為後世賦體之祖。
13. 國語→國別史之祖
14. 莊子、天運→最早把儒家傳道之書稱為經
15. 孫武、孫子→為我國現存最早之兵書
16. 竹書紀年→四庫總目,列為編年之首
17. 屈原→楚辭之祖
18. 楚辭→辭賦之祖南方文學的代表
19. 楚辭→四庫全書列為集部之首
20. 李斯→駢文初祖,漢賦先驅
21. 李斯→倉頡篇為小篆之始
22. 樂府→漢武帝時設立
23. 司馬遷、史記→通史之祖 、紀傳體之祖
24. 司馬遷、史記→第一部正史
25. 賈誼、治安策(一名陳政事書)→萬言書之祖
26. 劉向、別錄(劉歆、七略)→我國目錄學之祖
27. 劉向→始為戰國策定名
28. 劉向→始為楚辭定名
29. 考據之學→始於漢章帝時考定之白虎通義
30. 班固、漢書→斷代史之祖
31. 班固、詠史詩→五言詩正式成立
32. 漢書藝文志→為現存最早之書目
33. 許慎、說文解字→我國現存最早之字典
34. 說文解字→我國最早講字形結構(小篆)之字書
35. 曹丕、典論論文→強調文章的價值,始予文學以獨立的生命。
36. 曹丕、典論論文→我國文學批評之祖(專篇)
37. 曹丕、典論論文→建安七子之稱始見於此
38. 曹丕、燕歌行→七言詩正式形成
39. 陶淵明→田園詩人之宗
40. 謝靈運→開創山水詩派
41. 皇甫謐、甲乙經→我國鍼灸醫術最早之書
42. 昭明文選→我國最早詩文總集
43. 劉勰、文心雕龍→我國現存最早的文學批評專書(用駢文寫成)
44. 劉義慶、世說新語→開後世說部之先河
45. 鍾嶸、詩品→為我國詩評(評五言古詩,分上中下三品)最古之專著
46. 酈道元→後世言寫景之文,必以水經注為宗。
47. 宋之問、沈佺期→完成五言律詩之格律
48. 杜審言→完成七言律詩之格律
49. 韓愈→祭十二郎文用口語散文行之,為祭文之創格,被推為千古絕調
50. 白居易、元稹→新樂府運動的提倡者
51. 陳子昂、李華→唐早期寫古文者(比韓、柳要早),為古文運動之先驅。
52. 房喬奉敕撰晉書→我國官修史書之始
53. 劉知幾、史通→第一部評史專書
54. 杜佑、通典→最早專論典章制度之書
55. 李商隱→自定其所為駢文曰樊南四六甲乙集,四六之名乃告確立。
56. 趙崇祚、花間集→詞集的濫觴 (始祖)
57. 袁樞、通鑑紀事本未→紀事本未體之祖
58. 歐陽修、集古錄→金石學之祖
59. 蘇洵→「贈序」稱「引」或「說」之始(蘇洵之考名序,故蘇氏諱序)
60. 張先→詞至張先乃有長調
61. 周敦頤→宋明理學之祖
62. 黃庭堅→創立江西詩派
63. 朱熹→作詩集傳,乃廢詩序,多有新義,為明清以降的勺通行本
64. 水滸傳→我國通行最早的白話章回小說
65. 三國演義→我國最通行的章回小說(淺近文言)
66.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唐宋八大家之名始此
67. 顧炎武→清代樸學之導師
68. 方 苞→桐城派之祖
69. 劉鶚、鐵雲藏龜→研究甲骨文最早之資料
70. 梁啟超→新民叢報體 (融合俗語、駢語、韻語及外國語法)
71. 胡適→提倡白話文學運動,造成劃時代的「五四文學革命」
72. 徐志摩→創設新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