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賦四大家:
1司馬相如:司馬相如原名司馬長卿,因為仰慕戰國時代的名相藺相如才改名,他是蜀郡(今四川成都)人,少年時代喜歡讀書練劍,二十多歲就做了漢景帝的警衛叫「武騎常侍」,不過並不受重用而使他有不遇知音之嘆,後來他辭官投靠梁孝王,並與鄒陽、枚乘、莊忌等一批志趣相投的文士共事,就在此時他為梁王寫了著名的那篇”子虛賦”。後來這篇文章被漢武帝看到大為贊賞,並且以為是古人的文章,經人奏報才知道是出於一個當代的年青才子之筆,驚喜之餘馬上召他進京,司馬相如向武帝表示說:「 ”子虛賦”寫的只是諸侯打獵的事,算不了什麼,請允許我再作一篇天子打獵的賦」,這就是內容上與”子虛賦”相接的”上林賦”,不僅內容可以相銜接,文字辭藻也都更華美壯麗、好大喜功的武帝讀畢非常高興,立刻封他為侍從郎,即為「郎」。
建元六年(西元前135年)武帝派大將軍唐蒙征南越,通夜郎,派司馬相如出使巴蜀,對當地的少數民族進行安撫,他在那兒發布了一張”諭巴蜀檄”的公告,採取恩威並施的手段,收到良好的效果。第二度他又奉命出使巴蜀這一次回到成都他受到當地士紳熱烈的歡迎,他的一篇”難蜀父老”以解答問題的形式,闡明為什麼要和少數民族相處的道理,文章蒼勁優美,說理透徹,成功地說服了眾人,使少數民族與漢廷合作為開發西南邊疆作出貢獻,可惜好景不常,有人告發他接受賄賂,因而被免官。
相如晚年出任「孝文園令」,這是管理皇帝墓園的閒差事,但是他對朝廷大事仍然關心,他見到武帝喜好神仙之術,因此上了”大人賦”欲以諷諫,想不到效果適得其反,”長門賦”中就可以窺見他對自己際遇不幸的感嘆,元狩五年(西元前118年)遺有”封禪文”一卷,這就是司馬相如的絕筆了。
2揚雄:西漢後期最著名的賦家是揚雄。揚雄(前53—18)字子雲,蜀郡成都(今屬四川)人,是繼司馬相如和王褒之後蜀地出身的又一位傑出文人。揚雄晚年改變了對賦的看法,認為賦「勸百諷一」、「勸而不止」,本質上不符合儒家教義。因此轉向學術性的著述,仿《周易》作《太玄》,仿《論語》作《法言》。這一轉變,反映了當時社會中儒家思想統治的深化。
3班固:班固,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陜西省咸陽市東)人,生於漢光武帝建武八年(西元三二年),父班彪『才高而號述作』,教固讀書識字,故班固九歲即能寫文章、誦讀詩詞。 及長時,博覽群書,對九流百家之言均有研究,但並非如當時學者講究章句訓詁,而在於文章大義。為繼承其父作史以補史記的夙願,接續其父所寫的史記後傳數十篇,潛精研思二十年,寫成漢書百篇。班固也是東漢有名的文學家,其所寫的〈兩都賦〉描寫洛邑之美,亦多為人所稱誦。 班固撰漢書之始,向漢明帝告其私作國史,文字不敬先朝帝王,被捕入獄(漢朝規定不能私修國史), 其弟班超詣闕上書為其辯白,明帝讀其文稿,認為其文筆優美,敘事翔實,並無不敬,是為一部好的史書。 故釋放班固,任其為蘭台令史,一年後再升為郎,典校秘書,繼續寫成漢書。
4張衡:張衡,字平子,河南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縣石橋鎮)人,東漢年間的天文學家(或者說地球科學家)、數學家、文學家、藝術家。
張衡的家世可追溯到春秋時晉國的大夫張老,他的祖父也曾做過蜀郡的太守,但到了他父親時就沒落,所以張衡小時候家中的經濟狀況不太好,不過他仍能努力向學,十八歲時遊歷到洛陽太學研習,二十三歲時故鄉擔任太守主簿。事實上,張衡並無意仕進,認為有時間不如用來做學問,因此一直推拒朝廷得徵召,後來因為母親的鼓勵,於三十四歲時,才到京城任職郎中。因研讀西漢楊雄所著《太玄經》,開始對天文、科學技術的研究產生高度的興趣。皇帝知道了他的研究,於是任命他為太史令,負責掌管天文、曆法、氣象與地震的觀測與紀錄,這正是能發揮所長的職務。
留言列表